在兰州,早上尝过了牛肉面的浓香,中午又吃到了羊肉面片的鲜美,饭后也不忘记来点甜品:甜醅子;酒足饭饱之后当然是逛街看风景了,不过兰州可以看得上的景点实在不多,跨越黄河的中山铁桥在我刚到兰州的时候还通车,后来改成专业步行街,晚上加上灯光还可以看看,不过也没有什么特色,唯一的卖点就是跨黄河的第一座铁桥而已,话说这么没有目的地乱逛,摩凝与河童肚子就消化得差不多了,路边正好有一家卖羊杂碎的小摊,嗯,正合我们的意思。
羊杂碎是整个大西北的重要小吃之一,由羊的心、肝、肺、胃、肠等原料混合烩制的,说白了就是卖羊的内脏,卖羊杂碎的地方也都卖羊头;在兰州,羊杂碎大概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所以通常都是在路边或十字拐角的地方,或者街市小食街里,摆上两长矮桌子,几张板凳,店主在一边烧个大锅,里面就文火嗷着一锅浓汤,哪个客人来了,切上一碗杂碎,浇些汤,加上香菜等等,一碗香喷喷的羊杂碎就出来了。这要在大冬天的晚上吃上一碗,还真是享受。

兰州街边的羊杂碎
PS: Wen-lan说我有善心,估计看了这个日志和照片,要改变主意了吧,哈哈。不过现在摩凝也的确不吃这些东西了,以前初生牛犊不怕虎,啥都来的。
如果您有心问问店主,他就会给你细心解释羊杂碎的奥秘,并且问您喜好哪个部位,按您口味配料。话说兰州的羊杂碎有三料。主料是心、肝和肺,下锅的时候切成碎丁或薄片,又叫三红;辅料是是肠、肚和头蹄肉,下锅时要切成细丝和长条,又叫三白。一碗正宗的羊杂碎,这主副料要搭配好,缺一不可的。
有了好的料子,就该上汤了。也有三汤的说法,不过不是一起吃的,而是三种不同的做法。一是原汁原味的“原汤杂碎”,就是一整副羊的五脏一起下锅煮好,连汤带水一起吃,味道鲜美,这很适合西北人的口味。
二是“清汤杂碎”,就是有些人吃不惯杂碎的异味,就先把杂碎放入锅里氽,过水后把杂碎捞起蒸熟,吃的时候重新放入锅内添水放调料煮热了吃,这种汤汁清谈,味道全在杂碎本身。
还有就是我们在路边吃到的“老汤杂碎”了,这种汤用文火常熬不换,新的杂碎不断往一大锅里续,而这锅汤往往就熬上几年,汤稠如油,色酽如酱,味道浓郁,醇美。
有了杂碎的料子,又浇上了浓郁的汤汁,那么还要加点配料。也就是所谓的佐餐三味:香菜末儿、辣椒面子和椒盐巴巴,所有的羊杂碎摊都会配上这个。吃一碗羊杂碎,这三样是不能少的,一来给杂碎添了颜色,也把羊肉的肉味提起来,又可让食客自行根据口味调兑汤汁,一举三得。
嗯,说话当儿,河童就已经吃过一碗了……摩凝我可不能落下,呵呵。
PS: 说说羊头,第一次吃羊头也是在兰州,那最少是6年前的事情了,我和老杨两人到兰州郊区专门吃手抓羊肉的地方,来了两个羊头,当时我们对着它都傻眼了,有点下不了手。不过因为那时候还是穷学生,既然都买了,无论如何是要吃下去的。就开始吃,后来发现最难入口的羊眼睛其实是整只羊里头最好吃的。嗯,这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吃羊头,以后大概也没有胆量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