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她贯穿我所有的生命,带给我宁静。多年的游踪让我堆积了许多照片,游记却写写停停,总没有个结局,也许就如路一样,一直还在,人也一直在路上。今天写了这篇概况,希望日后不要过于偷懒,多写多分享,也算是练笔的一种。
仅以此文献给陪我走过大江南北的所有童鞋们,谢谢你们带来了欢乐的时光。感谢以下图片或文中出现的童鞋(排名不分先后):阿一、洪应兄、Yoshida Naoki、立川、忠立、董银良、阿忠、蕾娜、河童、叶娟、吴殷定、Kris、冰淇淋、浩子、喊喊、红梅、唐蜜、佳莹、黄信、Sammi、雪梅……更要感谢抽空读完这篇文字的各位。谢谢你们!
特别献给周星童鞋。
常有人问为何旅行,我总是没有答案。
小时候,家住一个背山面海的小镇。孩童的那段记忆就是与海与山为伴,说到海,描述她的文字,我们可以无尽枚举,我却只知道她是具有情感的,她甚至呵护着我整个童年的时光。小时候爱撒野,闲空的时间约几个小朋友(曾记少年骑竹马 看看又是白头翁)带上饼干面包水,带把刀子就往山里乱窜。
那时候父亲经营一家海鲜饭店,除了一般的食客,一年能见到几次骑长途自行车经过的外国人,多于我们店吃宿。小时候特羡慕他们,想着等上了大学,一定也学学他们,再从学校骑单车回家乡。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对人说起过,却悄悄学了修车,直至许多年后上了大学,大二那年的暑假,约了阿一,从北京出发,骑回老家。

2002年七月骑行北京-广东时,杭州西湖畔合影
那是2002年的事情,我在兰州甘肃上学,好哥们阿一则在吉林长春,两人只好折中选了北京。带本小地图册子从北京骑车出发,经廊坊、天津直奔沿海而去。刚开始一个礼拜的骑行颇为艰难,大约在三天之后,运动后的肌酸使得大腿疼痛不堪,坐下来吃饭、休息后需要双手借力才能顺利站立起来,不过上车骑行一两分钟,我们就会把这一切忘记,然后继续,向前冲。
过了天津的第一个晚上,蚊子超多,为了躲避蚊子的袭击,我们被迫夜行。大约10点时,实在体力不支,便在路边扎营休息。临睡前将帐篷有可能钻进来蚊子的小洞一一仔细贴好胶布,可惜第二天起来还是发现“满天繁星”——当然没那么浪漫,帐篷内全是蚊子,怎奈疲劳睡得太死,压根就没有感觉到文字叮咬。收拾帐篷时,将蚊子也一同收进去,到了中午,找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晒帐篷顺便午休。
休息到一半的时候,公路上有一个骑28寸老式自行车带着行李的人经过,我们判断他也是骑长途自行车的,所以迅速收拾行装,骑车追赶上去。没想那人在几百米远外买了水果等我们。这人是我后来另一个好哥们,洪应兄。洪应从哈尔滨出发,在天津与我们相遇,接下来到广东的路正与我们一样,所以,两人的骑行变成三人。
然后进入山东济南,登泰山,进曲阜参观孔庙,经徐州、过盱眙吃小龙虾、过南京扬州无锡苏州入上海、出嘉兴入杭州露营西子湖畔、过绍兴、台州、爬雁荡山入温州、福州、厦门、汕头(路上结识从上海出发的日本车友Yoshida Naoki,他骑到广西,然后进入东南亚)。骑行28天后,回到家乡鲘门。洪应兄继续骑行,他的目的地是茂名。
以后的大小假期里,我骑行了甘南、又与忠立游了四川、宁夏……
2003年,与阿一、立川一起,拿着做了一年10万字的计划书、药品、自己做的驼包、衣物、棉被还有两顶帐篷,开始了我们的青藏高原骑行。可惜因为腿抽筋,立川很快离开了我们的团队,剩下我和阿一。
经格尔木走青藏公路、转了纳木错、进入拉萨,在拉萨转了几天,走川藏线过墨竹工卡、工布江达入西藏的小江南林芝、过波密后在芒康转入滇藏线,进入云南德钦,过梅里玉龙,入香格里拉,走丽江过大理,最后到达昆明,耗时两个月。

2003年九月,完成青藏线骑行到达拉萨,这是布达拉宫
后来又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旅行。
到2005年,利用老板给的半年假期,5月初与河童两人从广州出发,骑车经肇庆、梧州、桂林、龙胜、进入黔东南,过三江从江榕江入凯里,最后到达贵阳。因为自行车出现问题,转搭火车北上西安、继而甘肃兰州、西出敦煌、新疆,用一个多月时间南疆北疆逛个遍。然后回西宁,转青海湖,再走甘南、北上内蒙,进北京城。此时河童有事先回广东,我一个人人入山西逛平遥古城过中秋、经南京入安徽登黄山,走江西回广东。这一程,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走遍大江南北。

2005年八月,在新疆喀纳斯湖区留影

2009年二月,穿越黑龙江龙虎山
到此,就再很少骑行了,更多的玩起穿越,登各种山,走各种峡谷,上各种岛。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心里也没有一个答案。起初,是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而后喜欢上美好的山川。有人说,不在乎风景、只在乎与谁同行;有人说,不在乎风雨,只在乎心情。
我心里还是没有一个答案,不过走的路多了,看的风景多了,发现,原来风景不在别处,也无关心情,风景就在心里。
胜景引人,只因我本来要去向前方。
而路,一直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