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新丰云髻山露营看枫叶

云髻山四季景色各具特色,春赏山花,夏弄清风,秋观枫叶,冬踏冰雪。那么进入秋冬,云髻山漫山红枫便渐次变红,惹人兴奋,漫山遍野的红色枫叶成为云髻山深秋季节的主色调。山内枫树面积极大,自山麓的源之景景点延伸至还没完全开放的山顶,触目皆是。放眼群山,枫林蔓延,秋风袭过,枫林震荡,如红色的海洋,滚动着火红的浪潮,一浪叠一浪。满眼的枫叶,红得那么似火,那么热情,那么动人心魄。

走不完的丹霞 之 洋洲寨视频

我们是该准备一个真正好用的DV时候了,这样的记录兴许更加的生动。嗯,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个像河童这么专职的记录者,那么,能让您分享到更多更多的快乐,对吗?而这次路途中,我们没有多带电池,为了节省电源,相机的DV功能也是不敢多开,直到营地篝火,效果虽然灰蒙蒙,不过看看还是能逗起一点笑容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野外营地里开红酒,第一次腐败呢…

走不完的丹霞 之 洋洲寨照片

这次出行丹霞山洋洲寨,我们穿越丛林,在望夫石迷路徘徊,在洋洲寨的山崖边扎营,在营地里开红酒庆祝,我们升起篝火,载歌载舞,在黄沙坑的溪边野炊,又溯溪而下,然后再次迷途在大丹霞腹地,最后幸得村人带路才走出公路,那一刻,我们高呼走入文明,我们要去吃豆瓣鸡…

走不完的丹霞 之 迷途洋洲寨(下)

今天我们打算从黄沙坑走出公路,以防不知去向,先走回昨天的高草湿地,按照侯教的说法和昨天的验证,望黄沙坑而去。中午11点多,我们来到一个分叉路口,这个路口往右上山,还是去往望夫石的,而往左是顺黄沙坑下游的一条丛林小路。这个路口很是平坦,黄沙坑的水也很清澈,便在这起火野炊。

走不完的丹霞 之 迷途洋洲寨(上)

洋洲寨北面的一面山崖,有着无数的风化孔洞和崖缝,洞眼怪异,疾风吹过,鬼哭狼嚎。其中山脚处有一正大块的平面崖壁,有一道长长的风化裂缝从中间划过,人可以走上缝隙,背风,避雨,我们便选择这块地方作为营地。山崖下面是一大块毛竹林,竹林里能取道清甜的泉水,这里勉强也能算是一个好营地了。

徒步丹霞–分秒的风景

边说边笑边走,看着他们捂得严严实实的,好好笑。可是我并不知道,后面的路不得不让我忍受炎热,把自己包裹的像粽子。一路的树神让我无法完全留意,看着脚下的,就被头上的磕到;注意了头上的树杈,脚下又会不小心绊倒,还时不时的搞点带刺的枝桠扎在我的全身装备上,帽子时常被挂在树枝上,所以一路上,我都好忙,小心翼翼的让登山杖为我探路,随时把树枝上的帽子取下来带上,经常保持提提裤子,勒紧背包带,系系鞋带。

之七:河童视频下的梵净山(二)

或许,这种原始的手工建造能力,相对现代化的机械能力是那么的微小。同样,引用阿爷那句“人多力量大”
陌生路过,虽是薄酒之情,却尽显地主之宜好客之道…若不是赶路,我们定当派上代表,跟他们咕咚…咕咚…咕咚一番,而非借口学生是也。

之七:河童视频下的梵净山(一)

宝刀峰,有意思的名称,有意思的一座峰,对我们相当有意义的一道“屏障”。这个山峰的名字是听大叔所讲,至于它的来历不得而知。一路上,其实大叔跟我们讲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故事”但由于他的地方言所致,都是听得半懂不懂的…乐在其中。此峰,是我们一天一夜断水、断粮后,寻找水源前往金顶的必经之路。丁爷引用相当好,山高人为峰!走到此处,潜能一下子爆发了,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把我们带到了高潮!

大丹霞之黄沙坑洋洲寨

鹅公龙村下车,一路过村庄走田径,跨密林,砍荆棘,越枯水库。因为很少人走,一路上树藤和荆棘都应该长到山路上。而峭壁上木桥看上去已是枯镏了,踏在上面边走边发出吱吱的声响,真是生怕过去了回不了来。徒步三小时就到洋洲寨那个洞穴了。第二天一早,可在洞穴旁边的简易藤梯攀爬着峭壁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