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程,多了一位新队友:北北,因为来自与《乡村爱情》一个地域,所以摩凝叫她 大脚,其实并不是她的脚板特大,相反的,她是位帅气柔美的MM,像风轻轻说的,她更是一位外柔内刚的MM。她走路总是轻声哼着小调,她走一段路总是要摇摇屁股提提裤子(狂笑)…
深圳网农,倒是老面孔了。摩凝和网农的认识,是一段经典的轶事。这事发生在02年,摩凝和阿一约好在北京会合(那时候摩凝在西北兰州读大学,阿一在东北长春读书),然后骑自行车从北京沿大陆海岸线骑回广东老家。骑经天津后,中午时分我们在郊区路边晒帐篷,看见一猛人骑着老式28寸单车狂飚而过,看行装的样子,也是长途骑行的。我们便快速收拾妥当,直追上去,没想就在百来二百米以外,那人已经买好水果等在那里了。相见恨晚!原来大家是一途的,这人从哈尔滨起行,从北京起倒是和我们一途的,也是骑行回广东老家。至此我们一路同行,小伙子身形健壮,体力惊人。最让摩凝和阿一看不过的,便是他一个28寸老车竟然逢山过岭,唯一一次只在距离雁荡山山顶几米之时下车推行过一次,竟然强悍到如斯地步,这人,便是我们人生中最最要好的朋友,深圳网农…
腊酥,如果腊酥是一个女孩子,那么我们可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我们从小认识,我们的家都在海边,相隔只有一间房子,都有着无敌大海景,从小我们便厮打在一起,可谓故乡老友了。在旅途中,腊酥总是最最搞怪的,他的经典语录:这人啊,不能太幸福啊…所以有他的旅途,总是欢乐无比的。
这一程出发之前,几乎找不到洋洲寨的有用的资料,无奈我们决定冒险而行。不过,得到童总的帮助,认识了韶关的侯教(户外教练),他认真而详细的跟我讲述了如何从黄坑路口进入洋洲寨。
原本从黄坑路口进入洋洲寨,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我们便慢条斯理的前行。刚开始的一段,还算顺利。从黄坑路口马路对面的小路进入丹霞山,经过几户李姓人家,几次跨过一条山坑,经过果园,经过果园后面的一个破旧木门,从竹林过去后,进入沿山坑前行的丛林路。太阳很晒,不过丛林中很是阴凉,只是略微出汗。然后经过僧帽峰,再过大塘寨路口,在这以后,我们小迷路一次,耗费不少体力。吃过午餐,回到正路,然后到达望夫石。
在望夫石这里,丹霞地貌一览无遗,风光俊秀。在这里,环看四周山陵,最大最俊的那座山石,便是鼎鼎有名的洋洲寨了(我们是迷途N久之后,才搞明白这点的)。
在来路的这个分岔路口,走右手边,是通往望夫石的;前行是通往黄沙坑/丹霞景区的;而左边这条下坡路,灌木丛生,路不明显,走一段后,坡度很陡。然而,左边这条才是正确的路线。
下到坡底,是一块湿地,高草乱长。在这个坡底,也有三个岔路口,往左我们没有走过;往前是去往洋洲寨的正确路线;而第一次,我们误解了候教的指点,选择了右手边的这条最为明显的小路,踩高草湿地过去,过湿地沿黄沙坑下行,走许久后,为探路上了几座无名山石,耗费了大量体力和时间。
回到坡底湿地,走上正确通往洋洲寨的路,这时已经下午时分。
走上这路,又上坡以后,还有一个岔路口,往左,摩凝探路许久还是不知它去向;往右是正确通往洋洲寨的路口。这一路,灌木茂盛,行走并不畅快,并且频频上坡。到洋洲寨山边,还是有一分岔路,往左我们没有走过;直行穿矮竹林到山脚,或许这才是真正上洋洲寨的路线,不过我们依然没有走,我们选择了右手边这条最为明显的小路,沿着洋洲寨的山脚崖边一路下坡,穿过大片大片的竹林,最终走出竹林,却与洋洲寨分道扬镳了。这时已近黄昏,我们便决定在来路上洋洲寨的一处崖边缝隙里扎营。
洋洲寨北面的一面山崖,有着无数的风化孔洞和崖缝,洞眼怪异,疾风吹过,鬼哭狼嚎。其中山脚处有一正大块的平面崖壁,有一道长长的风化裂缝从中间划过,人可以走上缝隙,背风,避雨,我们便选择这块地方作为营地。山崖下面是一大块毛竹林,竹林里能取道清甜的泉水,这里勉强也能算是一个好营地了。
北北在一边打下手,而我们三个便开始忙碌起来,这里无风无雨,外帐是不用扎的了,一切安排妥当,开始野炊。
这一餐,我们算是腐败之旅。首先,我们煮了一碗过桥米线,然后是麦片加肉酱,接着煎罐头牛肉,又有普洱茶和红酒,杏仁,果冻,牛肉干…非常丰盛的一餐。
我们又在营地崖边架起篝火,干柴烈火熊熊而起,我们载歌载舞。
这一夜,就像许巍的歌一样美好:我爱丽江夜晚熊熊的篝火 \ 我们歌唱跳舞快乐简单 \ 我爱蓝色夜晚漫天的星光 \ 天使掠过头顶飞向远方 \ 在我怀里你轻声低语在耳边…
喝过红酒,夜开始变得静悄悄,除了跳动的血脉,偶尔可以听到竹林里竹子抽节时候的“嘎吱嘎吱”的响声,还有秋虫的鸣叫。而帐篷外面,透过长长的崖缝,夜里的天空依旧深邃蔚蓝,远近的山石剪影依旧壮丽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