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台湾没有大山大水,仅有特殊的人文、民俗与热情。有别于内地精彩的大山大水,所以文章图说介绍如有不精彩处,敬请多包容些,谢谢 。

台湾东北角海岸之 九份山城
续前篇,中午我又搭车离开大里返回瑞芳,再转客运前往九份。火车中途会停靠福隆站,月台上有叫卖的福隆火车便当(在台湾相当有名,搭火车经过一定要买一份),这便是我当日的午餐了。
九份地名缘由:根据《台北县志》的记载,在清领时代初期的时候,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户人家,每当外出到市集购物时都是每样要「九份」,到了后来九份就成了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自从1893年(光绪19年)在九份地区发现砂金,开始了此地的淘金人潮以及采金的历史。进入日治时代后,九份进入金矿出产的鼎盛时期,同时也在附近开挖煤矿。1945年战后,九份的黄金产量曾一度恢复,但1957年后开始衰退,最后于1971年正式结束开采,大部分矿工也将目标转向煤矿。
九份——这个山城,在过去采矿时期繁华风光一时,后而因为停止采矿而变得萧条,当你一走进九份就会燃起一种怀旧的感觉,漫步在古老的石砌街道,空气中总是飘着淡淡的柏油味,因当地多雨气候,居民总会在屋顶上涂抹柏油用以防水。沿着山坡搭建的紧临房舍、弯延上下的石梯街道以及当地特有的矿村风光成为咖啡饮料广告下的镜头,更因电影『悲情城市』的取景,受到国内外的注目,掀起一片怀旧观光潮;甚至后来2001年日本知名动画师宫崎骏的知名动画电影『神隐少女』,便是以九份的样子为原型去绘制的,目前在日本介绍台湾旅游的书籍都会介绍这段轶闻。
此后,每到假日总是挤满了车潮和人潮。外国游客非常多,小巷店家,多会说英日语,我当天听到时,真吓了一跳。台湾拼观光可是很努力呢!九份的街道都是窄窄小小的,巷中有着很多风味小吃店,像芋圆冰、肉圆、阿婆鱼丸、草仔粿等,每一家都是说得上一篇小历史故事。现今一家家各具特色的茶坊、咖啡屋、民宿,造就了观光业商绩,可是也破坏了旧有的山城宁静风貌。
唉,可惜我记忆中九份的美、四季变化的海景、山景、昔日的古老建筑物,此情只成追忆了。
九份的地方特色小吃——芋圆:芋头切片蒸熟,混太白粉及地瓜粉搓匀,拉细长条,切小丁块就成了。吃法像煮汤圆一样,可吃热的、也可吃冰的,我喜欢吃加烧仙草(一种青草熬成糊状味道像龟苓膏)吃热的,另种加冰凉仙草冻后,再加鲜奶成奶冻品吃。
红糟肉圆:就是用QQ的再来米混地瓜粉及太白粉浆为外Q皮原料,内包红曲腌酱过的瘦肉及笋干片,以大锅蒸熟。吃的时候一定要淋上甜辣面酱、细蒜蓉酱、及酱油膏,真是美味。并称台湾三大肉圆,彰化是油泡肉圆、新竹是鲜肉及鲜虾仁清蒸肉圆、九份红糟清蒸肉圆,来台记得一定要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