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完的丹霞 之 迷途洋洲寨(下)

今天我们打算从黄沙坑走出公路,以防不知去向,先走回昨天的高草湿地,按照侯教的说法和昨天的验证,望黄沙坑而去。中午11点多,我们来到一个分叉路口,这个路口往右上山,还是去往望夫石的,而往左是顺黄沙坑下游的一条丛林小路。这个路口很是平坦,黄沙坑的水也很清澈,便在这起火野炊。

走不完的丹霞 之 迷途洋洲寨(上)

洋洲寨北面的一面山崖,有着无数的风化孔洞和崖缝,洞眼怪异,疾风吹过,鬼哭狼嚎。其中山脚处有一正大块的平面崖壁,有一道长长的风化裂缝从中间划过,人可以走上缝隙,背风,避雨,我们便选择这块地方作为营地。山崖下面是一大块毛竹林,竹林里能取道清甜的泉水,这里勉强也能算是一个好营地了。

徒步丹霞–分秒的风景

边说边笑边走,看着他们捂得严严实实的,好好笑。可是我并不知道,后面的路不得不让我忍受炎热,把自己包裹的像粽子。一路的树神让我无法完全留意,看着脚下的,就被头上的磕到;注意了头上的树杈,脚下又会不小心绊倒,还时不时的搞点带刺的枝桠扎在我的全身装备上,帽子时常被挂在树枝上,所以一路上,我都好忙,小心翼翼的让登山杖为我探路,随时把树枝上的帽子取下来带上,经常保持提提裤子,勒紧背包带,系系鞋带。

大丹霞之黄沙坑洋洲寨

鹅公龙村下车,一路过村庄走田径,跨密林,砍荆棘,越枯水库。因为很少人走,一路上树藤和荆棘都应该长到山路上。而峭壁上木桥看上去已是枯镏了,踏在上面边走边发出吱吱的声响,真是生怕过去了回不了来。徒步三小时就到洋洲寨那个洞穴了。第二天一早,可在洞穴旁边的简易藤梯攀爬着峭壁登顶。

之六:摩凝视野下的梵净山

这一程,我依然后悔没有带上一部相机。记得以前,每次旅行打包行李,都要犹豫要不要带上那部笨重尼康的传统单反相机和大量的底片,我厌烦于它的累赘,可是每次的牢骚总是在拿到相片后,重新燃气希望,每张照片,先不管构图如何,那浓浓的胶片味,色彩的绚丽和微妙的立体感总能触动每一根神经,让我热血沸腾。

之五:河童细述的梵净山(草稿)(暂停)

检票排队的人特多,我脑子才醒起,国庆呀外出的人多得很…MO带头插队,跟华工志愿管理者说明缘由,火车即开!进站,大包脱下过验机,我腰包没除下,大包就要过去了,那S鸟人才说“小腰包也要过,晕按以前常规不用的嘛!”急忙忙,大伙都一样…没跑开多少步,我就发现,跟了我多年的水杯掉了…当年在新疆路上时买的!质量很好、很便宜、很方便、很喜欢一直用到今!大伙已经走远了,用不了1两秒的时间,我决定遗弃它…回去可找回,可我定会掉队“该走的始终要走”此时,我好像意识到了些什么…一场“旅途”总有“得失”!

之四:丁叔笔下的梵净山

人生第二次远行,相对第一次没有太多的顾虑,因为有了摩凝队长,我便成了一个跟队的,而自己担忧的便是自己的脚腕,毕竟踢球伤了一个多月还为健全,小菜又在口口声声说7896级台阶,在肇庆期间想跟小菜说cancel,不过最终还是决定过去,毕竟虽是第二次远行,但是却是第一次探险性的穿越自然,更何况今年的国庆节是自己第一次远行时对自己承诺解脱的日子。

之三:篮子单反下的梵净山

篮子,是我们的新朋友,徒步的第一天,她偷偷的说以后再也不走这样的路了,太累;第二天,我们进入天堂河谷的太平河两岸,河水碧绿如宝石般,河底的鹅卵石五彩斑斓,她总是默默走在后面,默默欣赏两岸的河光山色;第三天,我们在5点就起床从冷家坝上梵净山,整个上午,篮子脸色发青,不过在午后她便开始进入状态,她的脸色也开始变得红润。

之二:河童相机下的梵净山

河童的照片,主要以纪录为主,就像上次我们长达5个多月的旅行一样,我拍景物,河童纪录。他是一个尽职的随团摄影师,总能在重要的关头用相机记下偶然的一刻,或者被我们忽略掉的某个细节,某个情景,这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也总是根据河童的相片,点滴的回忆,叙述。

之一:阿菜手机下的梵净山

几经周折,我们终于买到六张广州-铜仁的卧铺票。29号下午出发,30号到达铜仁。这一天已经可以预订5天后的回程火车票,可惜我们只买到无坐的。做依维柯到江口县,包车到转塘,开始沿天堂河谷之称的太平河两岸徒步穿行,偶或涧溪。一路欢笑无限,到冷家坝,开始上山,直到梵净山金顶,我们一共徒步了4天。翌日大雨,睡到10点多才收拾营地,下山,回程。这一天已经是4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