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俯视
引子
庐山之行,最初源于05年一行5个月的旅程:在安徽黄山摩凝扭伤了脚踝,下了黄山到九江,最终等到得庐山脚下脚伤还没有康复,摩凝又不屑于乘车上山,便留下了这次不能认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所谓遗憾美。至此,庐山一直缠绕在心头。直到今年12月19号,妍 的一封邮件说“我去过井冈山和庐山了,还是偏爱庐山的,很感性的地方。尤其是看过庐山恋后,你去过吗?有机会我会再去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冬节过后,我们开始筹划庐山之行。
最终确定出行的,只有我和腊酥两个,依旧是露宿之旅。
准备的时间不多,只是粗略看了几篇介绍,搜得 庐山户外 这个论坛,版主 jjhh05 非常热情,并且帮助我们设计完成了徒步穿越山南山北的路线和行程。如下:
庐山南北徒步穿越路线设计
30号下班后从公司直奔广州火车站,乘18:46的K85次列车北上九江。第二天从九江乘中巴车前往海会镇。午餐后开始徒步上山。
第一天
上午:海会镇 → 海会寺 → 折桂寺(芝山茶场) → 木瓜寺 → 鸟儿天 → 五老峰进山门
下午:五老峰进山门 → 一峰 → 二峰 → 三峰 → 四峰 → 沿来路返回至五老峰进山门 → 植物园安营扎寨
第二天
上午:植物园 → 芦林湖 → 三宝树 → 乌龙潭 → 龙首崖 → 大天池 → 御碑亭 → 仙人洞
下午:仙人洞 → 锦绣谷 → 天桥 → 花径 → 牯岭镇住宿
第三天
上午:牯岭镇 → 小天池 → 好汉坡 → 莲花洞森林公园 → 九江市
下午:乘K87次列车返回广州上班
准备
路线设计如此,便行准备。29号,陪同腊酥在中华广场买了些旅行用品,在火车站买顺利买到K85次列车的卧铺票,一个下铺是¥305.00,一个中铺¥296.00,测试从广州火车站到番禺市桥的地铁行车时间,大约45分钟,计算下班打车和进站时间,时间足够有余,便不需请假。收拾妥当,一夜长梦……
30号17:30准时下班,打车、转地铁、进入广州火车站候车大厅,离开车时间还有20多分钟,赶上火车后,火车准时开车,徐徐北上。晚饭,一夜无话。
九江火车站
根据 jjhh05 的说法,从九江站下车比在庐山站,去我们徒步的起点海会镇更加方便,到达九江站时,9点30多分。与其它许多火车站一样,九江站外广场也有许多靠拉客混饭吃的“蛇头”,他们会连哄带骗地让你相信你要去的地方艰险非常,并且路途遥远;就如过了火车站前面的马路即到的汽车站,他们也会告诉你怎么怎么转车,最后,他们会以一个便宜的价格并热情的带你过去。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就是下一个横过马路的隧道,就是走三两分钟的路程而已。
汽车站
话说回到汽车站后,坐上前往海会镇的中巴(九江人称 农巴,大概车上乘客多为农民的缘故吧),我们乘的这个车比较空,司机开到交警大队前面的中巴站,让我们乘另外一个中巴,并且告诉我们怎么走,车穿行在县道上,中途上下车的人挺多,不过很快,大概11点多的样子,到达海会镇,这一程只要4.5元的车费。
海会镇
海会镇更像一座村落,镇上就一条直穿镇子的水泥路,路边不少商店食肆,不过大多没有营业。由于腊酥忘记带上手套,我们找了家杂货铺买了对劳保手套;寻了一家营业的做粉面食品的小店,整个镇子,就只有这家小店稍有火炉气,我们做了第一个进门的食客,点了两份汤粉和一碟炒粉,味道非常一般。趁着店家做粉,腊酥出去买来了山上吃的方便面和卤鸡蛋,这期间店里又进来了三个食客。
这顿午餐,只花了11元。
海会寺
穿过镇子的这条水泥路,有个向右岔往山上去的路口,从这里上去可以经过三叠泉上庐山。不过我们沿水泥路直走,不久接上公路,再走没有多远,从公路右边的分岔路看到海会寺的牌坊,上书“庐山海会游览区”,我们就从这里上庐山。刚开始是段老旧但平坦的单行水泥路,两旁长长的茅草茂密而枯黄,干燥冷冽的北风从远处呼啸而来,带过草尖,喇喇作响,颇具沧桑。茅草延绵而去,山腰处有片乔木林,再往山上去,是层层而变的灌木丛,到半山处山石嶙峋,或突兀或圆浑,在混沌的空气背后,苍茫而挺拔,这便是庐山有名的五老峰。
五老峰峰峰相偎,像五位仙人老儿酒醉搭肩而坐,却又雄壮险峻。
继续前行,有几间平房倚树而建,越过平房,老旧的水泥路开始进入树林里。穿过这片小树林,有一个检查站(海会师范院门,门两边石刻雄师蹲立,倒也气派),要我们登记,交代我们上山防火等等。登记的老汉利索爽快,也没有过多语言。过这个检查站的铁门不久,有条石级岔路分往右去;不过我们继续沿大路上山。路途或有树木,很快到达“国民革命军庐山军官训练营”。徒步至此,脱下外套。而因为出发之前对这个训练营没有太多的了解,便只是匆匆而过。公路在训练营的一栋楼房前面而止,顺路左转,接下来的是泥石路,不过这会儿气候干燥,路很平坦好走,也不见烟尘滚滚。没走多久,几间瓦木房子,再看前有十来米远,红色外墙的海会寺隐在松林间,这座新寺庙应该是在1993年新建的,而老的海会寺是在这个新寺旁边,一堵青砖门廊的后面。
门廊前后几棵大树,叶已落尽,粗壮的树干和大小不一的枝丫在清纯的蓝天背景之上画出粗犷有力的线条,我十分钟情于这种类似于简单明了的素描画的景况,寓意深远。这堵门廊不大,但用青砖堆砌有致,青砖墙之间粉上米黄的门柱,门洞是“n”型的,门洞上面黑底牌匾,上书“海会寺”三个字。这几米长的一段门廊却高低错落,旁边一个石碑上有海会寺简介,整个环境可以想象成金庸古龙笔下的深林别院。拾阶而上,院内已经破落,进入门廊后,左边下方有个马蹄形的风水水塘,雕石围栏,塘中水声潺潺,只是多年未得收拾,有些杂草丛生。右边,坐落几座瓦顶青砖房,不过被后人用白粉刷过,只留中间黄底红门,依然是“n”型门洞,上有牌匾题“真面目”,寓意在此可一觊庐山真面目,也的确在这门厅后面,前上方便是庐山五老峰的正面,这庐山脚下的海会寺正好应对了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

庐山真面目
拾阶进入房舍后,大厅里面有一高大宝塔型铜炉,顶及屋梁,应有年代,不过却被废置于厅,偏房放些农忙物事,青菜萝卜之类。出后门,风景独秀,左右房屋为有早前僧侣念经诵佛、法事蝉休、生活起居之所。这整个老海会寺院舍的设计,独具匠心,在风水方面也用足心思,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致破落如斯。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破落,各方面倒比之旁边新立的寺庙强之百倍。
芝山茶场
刚好有樵夫上山砍柴,我们跟随从院前小路过去,绕过老海会寺的院舍,山间小路进入一片竹林。前行不久,左边下方有公路正在开挖,我们与樵夫分道,沿开挖的公路前往折桂寺,即现在的芝山茶场而去。走过开挖的公路后,进入一片茶园,前面瓦屋几幢,茶园的看守人正在劳作,黑狗在一边狂吠不止。
问过路,继续前行,这段山路崎岖,又多分叉,间或有误,山人大喊。
沿茶园间的一条小路往上攀爬,很快进入一片茂密的灌木丛,石阶路在丛中过,人在路上走不得不哈腰低头,荆棘时有,偶有刮伤。山路也有十字路口,我们沿正路前行,并不转拐。有时候遇见分岔路不明方向的,只是沿山腰朝南走,并且前面驴行人丢下些许果皮纸屑,觅着这些前行无碍。从灌木丛进入小树林,再进入一片竹林,途中对于路向或有迟疑,直到见到一棵古老的大银杏树,才有柳暗花明之感。
木瓜寺
这树,是木瓜寺的标志。
银杏树枝丫上的叶子都被北风刮落,只剩几丫树枝依然顽强地翠绿。树干周围一围像篱笆墙一样的笔直枝条,将树干团团围严。远看这些枝条还以为是竹子,走近细看才知道是银杏根部生长出来的新枝。这树似有灵性。
木瓜寺只是一个遗址,现今只有些人工种植的树木可以辨别清楚。再往前一点,石头墙内一间破落石屋,旁边有个石洞,据说是木瓜洞。这里林深幽处,我们微感胆怯,没有进去仔细研究。
石头矮墙过后,一小路右边上山,一可容两人并肩的山路穿过树林,向前而去。走不久,一条干涸得只剩下石头的山涧自山上而下,淌过,继续走,时有上山,又或行于山腰小峭壁,草树凌乱。山路或急或缓,在山头拐角处风力强大,这时下午三点不到,太阳却已近西照。
行有20分钟,我们怀疑走错路,依路返回木瓜寺,从小路上山,却发现这小路更少人走和凌乱。致电 jjhh05 ,原来刚才走的没有错,重新上路。这个小插曲之后,蜿蜒曲折,徘徊而上。
鸟儿天
走过这些树林或者竹林以后,开始进入鸟儿天。鸟儿天又称一线天,这是一线天路,或鸟儿天路,或中正路中的一段,路是在峡谷间,山水冲刷下而裸露出来的石头基础上砌成,非常陡峭,攀爬时候肺活量和心律均大幅度增加。因为冬天雨量小,在这攀爬的石路间左右穿流的流水细微,并且大多都已经冰结。就连路边的泥土都已经结了冰层,腊酥一路行走一路大喊“冻土冻土”。
从这攀爬的石路抬头上望,两边峭壁狭窄,天空几成一线,而太阳被遮挡在石壁之外,在这峡谷里面,有如黄昏,又增寒冷。一线天最上头,有一石头突兀而出,形如鸟儿头,又有眼睛,大概鸟儿天就是如此得名吧。
走过鸟儿天,一小段平缓泥石路,紧接着又是高坡度的攀爬,左边水声潺潺,有一小瀑布在对面山峡,再走一段,对面山似被大火烧过光秃秃,草石嶙峋,枯萎的树干挺挺。然后转入一片茂密的竹林,再转入一片树林,又有分叉路,不过我们依旧寻着前面驴友留下的果皮纸屑右转沿山脊上山,不久听见人声,再往上,从一个厕所边过去,看见公路和五老峰牌坊,这里便是五老峰登山门了。
从芝山茶场之后,步行几个小时里,没有见到人烟,人行陌生山野间,又是冬寒时候,到这山门前,才松了一口气。在五老峰山门前,许多上海来的驴友正在留影合照,我们稍作休息,穿山门过,往一峰而去。
五老峰进山门、一峰和二峰
我们的徒步之行,从这里开始才算真正进入庐山“风景区”,景区内的路,要么是新浇的柏油水泥路,要么就是方方正正的石阶路,很好走。
还是上坡,不过很快就到了一峰,这时候太阳已经黄得通透,风咧咧地急吹。一峰的亭子旁边有个小卖部,除了卖一些饼干汽水的,还有热气腾腾的包谷棒棒和野鸡腿什么的,我们买了两根包谷,玉米粒饱满而有嚼劲,又沏了一壶庐山云雾茶。
虽然山风冷冽,不过此情此景,人生几何。
太阳红的很快,我们寄下行装,让小卖部老板泡了两碗方便面,两人轻身去二峰,拍了几许照片。五老峰景色奇俊,值得一看,不过时间关系,我们放弃了三、四和五峰。再次回到一峰,夕阳已经绯红,这时候没有云气,不过光线透过空气中的微粒与水气,漫天散射,把整个西边的天空照得通红;夕阳又从远处的山背后射过来柔和的暖色调的光线,把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岩石,每一棵草木照成一幅幅剪影,整个一峰变得流光溢彩,让人忘却北风的寒冷。
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的,就在摩凝抓起相机没拍几张照片的时候,太阳已经将半个脸蛋藏进山背,渐渐隐没,没有多少时间,刚刚泡的茶水已经冷却,而喝茶的杯子的杯底结成的冰把杯子和桌子粘在了一起,被冻在了小桌上,风力强劲和寒冷不是一般。
植物园
原路返回,上了公路,沿公路直走,在天色完全暗黑下来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第一天的扎营地,植物园。
早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植物园安营扎寨了,他们30多人煮饭烧水,热闹非常。我和腊酥两个在植物园里面兜了一圈,寻了一处远离他们,比较安静的地方扎下帐篷。收拾妥当之后,我们煮起了咖啡。
帐篷外,锅里的咖啡翻滚沸腾,浓香诱人,我们两个海侃胡吹。时间很快,当我们喝完泡咖啡之时,周遭开始安静,同地扎营的驴子们开始进入帐篷,我们也收拾一下,腊酥进入他的帐篷,我也钻进我的睡袋,只留鼻子眼睛在外,天空繁星点点,非常美丽。
睡袋虽然可以抵御寒冷,不过翻身不便,每次换一个躺姿,便得醒来慢慢挪动。半夜时,月亮升了起来,天空变得更美。
清晨的植物园更加寒冷,不过同处扎营的驴子们早起看日出,步伐噪杂。我们则蜷缩在睡袋里睡到日上三竿,起时才发现我的睡袋防水套和外层睡袋均结了层薄冰(摩凝没有扎帐篷,是直接钻睡袋里面,地铺天帐地露营的),而腊酥的帐篷外帐上的水气也凝结成薄冰。只有太阳一晒,才稍觉暖和。从帐篷里钻出来,便兴奋地挥动他那冰冻的僵硬的毛巾,这下洗不得脸了。
稍做收拾,我们又融了些冰块,煮起咖啡。清晨草地散发的草儿清香与我们煮沸的咖啡浓香相互辉映,我们又吃了些奶酪和其它干粮,晒干本来冰结了的鞋垫,开始第二天的徒步旅行。
芦林湖
从植物园出来,我们避开公路,绕石阶小道前往芦林湖。我们时而穿行在杉树林中,赤褐色的杉树叶铺着满地,踩在上面唼唼作响,柔软舒畅;时而穿行于草坪曲径,松树有时在一个小山包上挺拔而立,别有异国情调。离芦林湖约有百来米的地方,有个停车场,几排小卖部,我们找了一家,泡了碗面,吃完再把从山下带来的塑料装方便面放进去,跟店主再要些开水,继续泡面。
大约正午时分,我们完成了午餐,从停车场出来,往右去博物馆,往左则到芦林湖大桥和三宝树。我们当然不能偏离航道,从左边这条路走不了多久,便见大桥,而桥的左边有条别道石阶路,我们顺石阶而下,来到桥底。据说大桥底下有个石洞什么的,是冰川时期留下来的冰枕,没有看明白,不过这里有座石拱小桥——交芦桥。我们留影几张,不过桥,往石阶路的丛林中走去。
这条石阶路应该颇有年代,加上道旁杉木参天茂密,林中幽暗清冷,虽是寒冬季节,石板间的青苔依旧翠绿舒润,不过有些冰结。从这条路走20来分钟,就到了黄龙寺。
三宝树
黄龙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修缮过的,庙身清洁,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镏金的法身闪闪发光,法相庄严,佛法无边。而寺周树木依然蓊绿,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我们均舔了香油,给佛祖上过香,再沿路往下走,黄龙寺的前面就是三宝树了。两颗杉树和一棵银杏树,树干粗壮,年代久远,真是一方水土一方物事。
乌龙潭(黄龙潭)
走过三宝树,还是石阶路下山,道边很多名家石刻文字,我们没有流连。走不了多久,水声潺潺,很快到达乌龙潭。说是潭,实则是几个小瀑布,瀑布下潭水碧绿清澈,几处石刻。大约乌龙潭的出名,也沾着这些文人雅客的不少光彩。不过现今的这几个潭,好的留影位置均被商贩占着,要交10元才能上去留影,腊酥连连喊着“庐山黑点”,不过我们也不是绝对的善男信女,争拗几番,终于拍照留影。
大天池
从乌龙潭出来,没有走多久石阶山路,便出到公路了。我们没打算去看电站大坝,便不过桥,顺着公路徒步上山。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右边有分岔路口,走下岔路口沿步行观光小路,这里岔路颇多,不过指示牌很清楚,我们直奔大天池。
只有几百米的路程,便到大天池。首先看到的是左边的一个半月形石木结构的拜月台,这个拜月台因早前供奉文殊菩萨,名为文殊台。台里石室被开发做旅游商店,我们直接从太外左边石梯上去,远眺山峦突起,群峰相连,风景秀丽。
下得台来,往前走,几堵破墙,看石碑介绍,这里原先是庐山山顶最古老的寺院:天池寺,不过现在已经破落,只剩这堵带着门洞的遗墙,青苔攀爬,猴子嬉戏。遗墙后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碧水连连,两边池水中置着四个铜钵,上书:发财、平安等等,给游客投硬币祈福。我们也流俗一番,各备硬币一枚,投中平安铜钵。
龙首崖
我们戏了一阵猴子,沿石阶下去,走几分钟便是龙首崖。刚好有导游解说,才得明白何为龙首,何为崖。留影几张,原路返回大天池(其实是可以从公路先岔往龙首崖的山道,再走大天池的,我们疏忽,多走了一点冤枉路)。
天池塔、圆佛殿
回到大天池后,根据路牌,找到天池塔。这是个阁式石塔,五层六面,留影,略过。
沿路上行,有一个圆佛殿,留影,略过。
御碑亭
从圆佛殿出来,回到刚刚分岔处的公路,发现有另一条山道可以前往仙人洞,转山道。石阶上去没有多远,见到一个石砌炮台,再往前,转土路。土路路面树跟盘缠,苍劲古朴。
转上一个公路车场,每每上到公路总有出租车司机拉客,甚感烦人。往左下石阶路,20多米路程便到御碑亭。看碑文介绍,这是朱元璋在这里建的一个石亭,亭内有一块大碑石,碑上镌有周颠仙人传及朱元璋写的《颠仙诗》。亭子两边对联“一亭烟雨壑万松,四辟云雾江湖棹”,道尽庐山风光。
仙人洞
御碑亭沿石阶下行,不久看到一个圆拱门,上书仙人洞。进去以后,左侧有一块巨石伸出崖外,名“蟾蜍石”,有一棵劲松插石挺立,巨石上刻着“纵览云飞”,石下深渊万丈,险峻无比。接着有个道家庙宇。从庙前前行,有个天然岩洞,洞中供奉着吕洞宾石像,传说吕洞宾在此修道成仙。出另一边的“n”型石门,前行有一个石亭,是为观妙亭,在这里可远眺整个锦绣谷,风光无限。
锦绣谷
沿着崖边栈道继续前行,路比较奇险,不过有栏杆围住,并且这时间游客很少,可安全疾行。锦绣谷巨石横卧,风光奇俊。
天桥
天桥其实是一块从山体间长长伸出的石板,需要走到特别的位置,远看过去石板与远处的山崖连成一体,形如天然石桥。
花径是一个人工公园,里面湖光山色,湖中小岛古亭,挺秀丽的。
牯岭镇
从花径公园到牯岭镇,只有1.2公里,我们到达牯岭镇时候,天还未黑。这个季节的牯岭镇,比较冷清,路上不少靠拉客住店游览的赚钱的人,游客到是稀稀疏疏。我们找了一家旅馆,标准间才50元。住下,一个舒服的热水澡。
在牯岭镇吃了一个85元的饭:石鱼涨蛋,笋衣红烧肉,红烧豆腐,炒银芽和石耳汤。都是山野食物,不过味道一半,价格较高。
饭后,大街上非常冷清,我们逛了几家山货店,买了些野蘑菇石耳,便回旅馆休息。
小天池,庐山抗战纪念碑和望江亭
从旅店出来,吃了米粥包子,开始出发。走一段公路,又转山道。
今天走的这边是庐山北线,小天池在位于庐山牯岭北面,我们急着下山买回程火车票,没有仔细流连。在庐山抗战纪念碑留影后,直走下山,很快出得门票处。这下山路崎岖,凹凸不平。从路边上望,有一巨峰,山南麓有一峰凌空突出,峰顶悬崖上有一伞顶圆亭,应该就是路边上所指的望江亭,亭临深壑深谷,峡谷中溪流淙淙,松篁翠翠,怪石嶙峋,幽雅秀美。
好汉坡、莲花洞森林公园
从小天池下来的路,大部分都是石阶,不过石阶高度和坡度都很大,而且石阶形状不甚规则,下山比较辛苦。到半山腰时候,我们又停下煮了咖啡,吃了不少夏威夷果。下坡疾行,中午时分下到莲花洞。
莲花洞森林公园要10元门票,不值得进去。
九江市
在莲花洞转了中巴,每人1.5元到九江学院,再坐公交车到九江火车站,车票很松。
然后到庐山南路的 逢缘酒楼 (在九江市庐山南路203号,连着很多家武宁地道土菜馆的)吃了武宁地道土菜,小炭炉上菜,非常劲辣下饭。这一餐才花了79元。然后逛了九江,逛了步行街,回程。
其实庐山可看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山南的秀峰和温泉;山西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还有庐山西海、石钟山、龙宫洞、鄱阳湖等等。
费用明细(两人)
12月29日
广州至九江火车票:中埔¥296 下铺¥305
12月30日
火车上泡面:¥10
九江火车站至海会镇中巴:¥9
海会镇午餐:¥11
海会镇买方便面、卤蛋和花生米:¥24.7
一峰泡茶、四根玉米、开水:¥20
12月31日
芦林湖午餐泡面:¥12
仙人洞买相机电池:¥20
锦绣谷买八宝粥:¥8
牯岭镇住宿标准间:¥50
夏威夷果两斤:¥24
晚餐:¥85
1月1日
早餐:¥10
莲花洞至九江学院中巴车:¥3
九江学院至九江火车站公车:¥2
寄存行旅:¥4
市内打的(三次):¥17
午餐(武宁地道土菜):¥79
沐足:¥60
桔子:¥6
火车上盒饭:¥30
火车上八宝粥:¥10
注意:本来没有计划,不过糊里糊涂的逃了庐山的门票,两人逃票便省了好几百块了。
路况概览
第一天
海会寺~ 公路 →海会寺牌坊~ 单行的老旧水泥公路,上坡,路边枯草丛生 ~ 公路进入杉树林 →海会师范门口(海粤巡防队)~ 公路进入稀疏的树林 →国民革命军庐山军官训练营~ 土路 →海会寺~ 竹林中土路 ~ 开挖的公路 ~ 步入茶园 →芝山茶场~ 坡度很陡的灌木丛中石阶路 ~ 稍显杂乱的树林中石阶路~ 进入竹林的土路 →银杏树 →木瓜寺遗址和木瓜洞~ 树林中的土路 ~ 淌过干涸的山涧 ~ 石阶路穿行于山林或灌木丛间 →鸟儿天~ 峡谷间砌在山水冲刷下而裸露出来的石头基础上的非常陡峭的不规则石阶路 ~ 规则石阶路 ~ 竹林中土路 ~ 树林中土路 →WC →五老峰登山门~ 漂亮的石阶路 →一峰、二峰 →五老峰登山门~ 漂亮的公路 →植物园扎营处
第二天
植物园扎营处~ 园中石阶或石板路 →庐山植物园门口~ 公路或行于路边土路 →小卖部停车场~ 公路 →芦林湖大桥~ 左边下石阶路 →交芦桥~ 茂密的杉树林中的石阶路 →黄龙寺(三宝树)~ 林中石阶路,偶或出树林 →乌龙潭~ 公路 ~ 石阶路 →天池寺 →龙首崖 →天池塔 →圆佛殿 →炮台~ 树根盘结的土路 →停车场~ 石阶路 →御碑亭 →仙人洞 →锦绣谷 →天桥 →湖边停车场~ 公路 →花径公园~ 园中小径 ~ 公路 →牯岭镇
第三天
牯岭镇~ 牯岭街 ~ 公路 →小天池(山河不二)~ 下坡的石阶路 →望江亭门票站~ 不规则并且阶级很高的下坡石阶路,偶或土路,偶或树根盘结的土石路直到山脚 →好汉坡 →好汉坡门票处 →莲花洞森林公园~ 乡间公路 →九江学院、火车站
备用电话
旅游质量监督:0792-828 5760
物件监督:0792-828 1315
导游查询:0792-828 5760
管理局:0792-828 7906
PASS:上面所有照片中,黑色外套+迷彩裤子的是 腊酥,白色(或米色)外套+银灰色裤子的是 摩凝(M.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