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的佛塔

作为佛教建筑的塔源于印度,塔最初是为了埋藏舍利,供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塔的其它功能都是随着佛教的发展而产生的。古印度以塔作为崇拜对象,把它做为一种具有灵性的建筑物,一般都将塔置于佛寺中央,而佛殿置于塔后,由此也可以看出,古印度时期舍利塔在信众的心目中地位是相当高的。

藏区的转经筒

转经筒又称“嘛呢轮”,现在很难考证它是何时兴起又是何时流行于藏区的,藏族人什么都可以忘,唯独不会忘记按顺时针方向摇动转经筒,有次我在一家藏族家作客,顺手拿起身边的转经筒试着摇动,吃力的还没摇动起来,主人阿妈立即健步过来制止了我,因为我转反了。要想把转经筒轻松的摇起来也并非易事,如果是手柄一米多长的手摇大转经筒,拿在手上都吃力还不要说把它转动起来。

德格印经院·西藏

 坐落在色拉寺附近的帕邦卡寺,不仅是藏文的诞生地,也成为藏族历史上第一所语言文化学院,这座被藏族人称为修建在巨石上的宫殿,历经千年的风雨和一次次劫难,依然保留至今让人们追忆那昔日的雄伟和辉煌,它在藏族文化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时时引发西藏人民对它深深的景仰。

巴颜喀拉山垭口

从西藏的玛多县向南行进就进入了海拨五、六千米的巴颜喀拉山北坡,这里地势平缓人烟稀少,只有藏族人在此从事畜牧,牦牛、绵羊远近成群,大小湖泊相连成潭,野鸭划波飞起把静静的水面扯开道道痕迹,向阳的缓波上块块草滩在秋风的奇袭下已渐变得金黄,褐色的苍鹰乘着气流在空中翔,天空平静淡雅如洗。遥望巴颜喀拉山的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源头的所在,而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

雀儿山垭口·西藏

雀儿山突兀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川西高原,横断山脉的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它北衔莫拉山,南接沙鲁里山,北侧是自西而东的雅砻江支流玉隆河,南侧是由北环流的金沙江支流夕河和麦宿河。雀儿山是康藏交通的要塞。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拥有川藏公路第一高的雀儿山闻名于世。

走进飘雪的郎木寺

两年前的夏天到过甘南的郎木寺,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一天,但已深深的被那里的风景和人物所吸引,告诉自己一定要来郎木寺看看,看看这里飘雪的风景,看看这里热闹的正月大法会,看看这里淳朴的藏民和我的喇嘛师傅和兄弟们。也为了还一个在佛像前许下的愿。于是带着些美好的祝福和憧憬,背着行囊,我又来到了这个位于甘川交界处的小村,用心来体会这里别样的风情。

内蒙古额济纳之秋

额济纳旗位于内蒙西部边陲,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据说常住人口只有两万多,在胡杨节期间却要接待超过其人口数数倍以上,来自八方的游客,接待能力实在堪忧!据说露宿在外,晚上吃不上饭的事情常有发生,故此次路森资深老谋深算,在行前就长话预定下了农家‘宾馆’,我们的车上还带有帐篷和睡袋以防不测。

甘南郎木寺自助攻略

郎木寺位于碌曲县南90公里处的郎木寺乡,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麓的白龙江畔,地处甘川二省边界。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郎木”为藏语“仙女”之意,因其山洞中有石岩酷似亭亭玉女,民间谓为仙女所化,故名。寺后林阴深处有一虎穴,藏语称“德合仓”,故该寺之名可译为“虎穴中的仙女”。郎木寺与四川境内的格尔底寺隔白龙江相望,早年曾盛极一时。寺前有一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山下大片松林葱茏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