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里坤县城吃了晚餐,又买了许多烤馕,找一个开面的的老大哥,带我们前往县城西北方向的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位于巴里坤县西北18公里处,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峦起伏,水草丰美,湖中碧波荡漾。独具“迷离蜃市罩山峦”的奇观。每当盛夏,这里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们游牧湖畔,毡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扬,是一处避暑旅游的好地方。巴里坤湖由四周自然泉水汇流注入而成,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湖水面积112.15平方公里。湖也是储量丰富的芒硝矿和盐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卤虫( 丰年虫)。湖泊古称蒲类海,婆悉海,元代称巴尔库勒淖尔,清代的蒙古沙、巴尔库尔对音称巴里坤湖。关于巴里坤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多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萨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们用生命为后人换来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泊称作“蒲类海”。汉姑泉是制作矿泉水的极好原料,现已和港商合资建起矿泉水厂。巴里坤县城中的这座阁楼,相传是为纪念樊梨花征西而建的入夏至秋,巴里坤湖畔聚集了数百座毡房,牧民边放牧劳动耕作、边休憩。

PM21H30M,与面的司机合影与巴里坤湖畔
面包车沿着缓缓的山包往巴里坤湖的方向前行,一路都是草原牧场的风光,大约40分钟后,司机大哥直接带我们到一处适合扎营的地方,热心地跟我们介绍了这里的情况,以及如何前往怪石头山,就回程去了,这个时候大约是晚上九点半。
日落西山,不过彩霞泛紫,天空非常迷人。

PM22H28M,我们用干牛粪生起了篝火@巴里坤湖畔
我们迅速在离巴里坤湖约有30米的地方扎营。气温急速下降,等立好营地,已经不能穿短袖了。补了外衣,三人又忙碌起来,捡了不少干牛粪,生起篝火。
随着熊熊的烟雾生起,空气中弥漫着干草烧焦的味道,周围的蚊虫也消失殆尽。

PM22H38H,傻娟、河童与摩凝合影与牛粪篝火旁@巴里坤湖
篝火终于生起来,烟雾也没有了,天空是沉沉的黑,繁星点点。
晴朗而凉快的夜空下,巴里坤湖静谧恬然,躲在草被下的夏虫长鸣不已,远处偶尔传来两下牧羊犬的叫声。我们三人坐在篝火旁依偎取暖,却并不聊天,默默享受着大自然给与的宁静,看着篝火,看着星空……
这里远离尘世的硝烟、远离烦恼,在这里的人就像巴里坤湖一样,怡然自得……

AM7H03M,巴里坤湖畔的两个帐篷
如果室外是清冷的,而帐篷内、睡袋内却是那么暖和,这样夜晚的睡眠,一定是深沉的、懒懒的、无梦的。
而把我们从舒服的睡眠中唤醒的,是几头好奇的小牛犊,它们走近我们的帐篷,偶尔用嘴或脚碰碰我们的帐绳。牧人大概是赶在黎明前就把牛羊赶了出来,让它们可以吃上清晨刚刚生长出来的沾着露水的嫩芽,这些牧草叶厚汁多,营养丰富;牛羊们能够在冬天来临之前就长得膘肥体壮。
草原上湖畔边的清晨,依旧如夜晚般凉爽,空气里充满青草的香味,还有一点点盐碱味儿。

AM8H13M,河童的鞋子与两头牧牛@巴里坤湖畔
吃过早餐,大约九点半吧,我们收拾营地启程,沿着巴里坤湖畔,准备走向怪石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