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湖盐碱地的工人大哥们兴致非常高(相关阅读:《穿越巴里坤湖畔》《巴里坤湖坝上的背包客》),随着颠簸的泥石路左右摇摆,或歌或唱,我们也拿出Bluesharp随意吹吹,一路欢畅,眼看怪石山就在前方了。
怪石山距巴里坤县城60公里,有10多公里的便道与县城至煤矿的柏油公路相接,位于巴里坤湖西北7公里外小夹山的最东端。怪石山最怪的就是满山的形状各异的小石窟,几座山从山顶到山脚都是“千疮百孔”,有的称“蜂窝崖”,有的称“千佛洞”或“万佛龛”、“千窟崖”等。每当下暴雨时水从山顶流下,那山便成了无数个小水帘洞,景致令人叫绝!怪石山下就有一眼泉水,是著名的巴里坤八景之一――“镜泉宿月”的上镜儿泉所在。此泉实为一水井,水量大,水质好。山顶上的石棺王爷坟说明了怪石山一带悠久的历史、繁荣的丝路商贸活动和极险要的军事地位。
来到怪石头山脚下,他们直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可以逃票上山的路,虽然不是很好走,而且也绕远了一点,不过却给我们三人剩了一笔费用。

巴里坤怪石山色彩丰富的石头
那么我们就开始登山吧。怪石山除了缝隙里有些坚强的小植物外,几乎是光秃秃的。我们踩着棕红色或墨绿色的石头翻过一个个石头山,有时候远处一块长石头立着看似人形,有时候怪石山的石窟窿里蹦出一只野兔子,受到我们的惊吓又迅速地从另外一个石窟窿钻进去,再也找不见它。
怪石山的山体本是许多极大的石头——嗯,大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座山。这些大石头由于长期受到风和水的风化腐蚀,这些花岗岩的山体被冲刷得像一块多孔而光滑的骨头,山上山下像蜂巢一样密布着光秃秃、或大或小的洞穴。
因为书中介绍怪石山脚曾经是一个古战场,当我们爬到一个石头山头的时候,俯视下方,出现一个很大的圆形帐篷地基,这个地基比我们所见过的牧民的帐篷地基都大很多,因此我们猜测这是一个古代战场的遗迹——也许是我们想当然吧,不过,这有何妨。
从刚才看见古战场遗迹的山头走下山坳,我们从两座石头山的山峡中远远望去,高高的围墙一样的天山山脉在遥远的天边一直伸延,山脉的各个山峰之巅都有积雪。
我们在新疆未来的两个月的旅程里,经常都可以看见天山山脉。
继续翻过两个山头,会来到怪石最奇异的地带,这里的山形就如同用无数的骷髅头堆积在一起,嗯,就像雷人版的射雕英雄传里的梅超风修炼九阴白骨爪的那个地方。

巴里坤怪石山的岌岌泉
又爬上一个石山头,下望,有几个游人(正是后来的老米一家)正在岌岌泉处,我们兴奋之余,分成三处快速下山。这时候河童犯了个错误,脚跟一个不留神滑了下去,掉到一个45°斜的光滑大石头上,动弹不得,差一点要摔到山泉处去。
岌岌泉在这半山腰一块棕色的岩石下面,岌岌泉很奇怪,它是在一整块完好的大岩石上的一道20来厘米长的缝隙,大石壁除了这道缝隙都是完整光滑的,这泉眼深不过一指,可是路人如果拔了岌岌泉旁边的芨芨草去吸水,吸得越快水涌得就越快,永不干涸,可要是不吸了,水就会慢慢渗入地下。
因为这个奇异的特性,当地的牧民都把岌岌泉敬奉为圣泉。
芨芨草为多年生密丛生草本。植株具粗而坚韧外被沙套的须根。秆直立,坚硬,中空,或内具白色的髓,高50-250cm,径3-5mm,节多聚于基部,具2-3节,平滑无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黄褐色叶鞘。在野外芨芨草可当吸管使用。

巴里坤怪石山上写着大漠悬棺的石壁
怪石山所处之地为古时候繁荣的丝稠之路上商贸和军事活动的活跃之地。从岌岌泉处上另外一个怪石山头,上到顶处,看见另一个与它鼎立的石壁上书“大漠悬棺”四个白字,这里便是怪石山顶的石棺王爷墓了。
我们从石壁的右边上山。
上石棺王爷墓的石梯路颇为陡峭,快到山顶的地方,有一条唯一可通行的石缝,缝长约3米,只容得下一人侧身过去;过石缝,再上一点就来到石棺王爷墓的所在地,可惜的是,由于盗墓猖獗,曾经显赫一时的老王爷这最后的归宿地也早已经“人去楼空”了,只留下墓地石棺——实际上就是从大块石头中凿出来的墓穴,风格粗犷简约。
我们终于上到巴里坤怪石山的制高点,视野非常开阔,底下的草地平原、巴里坤湖与远处遥相对望的天山山脉都在一睥之间。
灰褐色的鹰隼在比我们还高的蓝天上盘旋……

巴里坤湖畔怪石山脚下吃的西瓜
在怪石山顶上待了一会儿,我们邂逅了从乌鲁木齐自驾来怪石山的老米一家子,他们家女儿甚至把家里的松鼠狗都带上山来;相聊甚欢,一齐下山,来到他们停车之处,老米叫司机到车里取了西瓜,汁多,特甜。

在巴里坤怪石山脚向老米的吉普装包
回巴里坤县城的这一程,我们搭了老米的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