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那些日子系列游记,写到第三篇是2008年09月03日,到现在写第四篇又过了一年还出头,真是对不起观众。上面几篇我总想在一个篇幅里面写完整个省份的游记,可是这样子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后来的一图一事系列倒是轻松,现在系列游记也学这样的模式,一个片段一个片段来写,或者不会把自己搞得太紧张,慢慢来,反而像滴水石穿,反而能够坚持写到最后。
话说我们在贵阳待了两天,阴雨的天气加上河童自行车的状况使我们放弃了继续骑车的念头,把单车从货运站发回广州,而我们到贵阳火车站买了北上陕西西安的车票,就这样,改变了旅行的方式,放弃了自行车的长途旅行,把精力放在玩吃之上。
经过一夜的长途火车,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河童的两只脚都发生水肿,照片太不雅观,就算了吧。来张正常的,我们在火车上发现对面座位上的大伯,穿着的鞋子非常传统,这样的鞋子在南方——甚至很多北方城市都见不到了吧。
西安是一个非常火热的城市,置身其中,总有火辣辣的感觉,不过幸亏不像广东的城市,湿热才是最难受的,在西安,虽然气温很高,可是干燥,身上也就不会流很多汗水,不会觉得特别难受。
住的地方在一条小吃街上,是我在西安的朋友给订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只在住处附近吃了哨子面,又买了些桃子(特别便宜,才一元钱左右一斤,而且甜)。再回到住处,看到出发前刚刚洗下的衣服已经晾干——西安真不愧为中国大陆的四大火炉之一。

西安城墙外的护城河上留影的河童
翌日,有本地朋友作陪,我们品尝了西安最地道的美食和小吃。

在西安吃羊肉泡馍的摩凝(M.Chan)
羊肉泡馍在大西北,特别是陕西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天南海北世界各地来的朋友,要说吃陕西特色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泡馍,所以我们第一个品尝的当然也是羊肉泡馍了。朋友带我们去吃的是同盛祥的,据说他们的羊肉泡馍是用当天宰杀的优质羊肉,每天下午将骨头放到汤锅熬,黄昏时又把羊肉让进汤锅,要一直熬到第二天早晨。同盛祥的饦饦馍,也是讲究形色味香俱佳的。
朋友正介绍着的功夫,就上来四大碗泡馍了,还配着新鲜的糖蒜、辣椒酱和香菜,还没有开始动手吃,品相就很吸引人了,每碗泡馍都是汤汁浓郁、肉烂酥香、馍馍劲道十足,正要动筷子,朋友提醒不要乱搅合,把馍馍搅烂了就不好吃,要糊了。
不一会儿,一海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下肚,满口浓香,身心俱暖。
幸亏如今的羊肉泡馍分量不是十分大,我们还有点儿胃口继续尝试别的小吃。朋友领着我们,从大麦市街回民风味小吃街,又到北广济街回民风味小吃街,慢慢品尝过来,有几样印象比较深刻的:岐山面、肉夹馍、石头馍、涮牛肚、枣糕……

西安鼓楼附近的古城墙通廊里留影的摩凝(M.Chan)
后来朋友有事离开,建议我们晚上还可以到几个夜市逛逛,她说东新街或南稍门夜市都挺不错,不过,我们先去参观了钟鼓楼。
在鼓楼,有一件事情比较有趣。话说我们在鼓楼下拍照,这次轮到我做Model,刚摆好姿势,就觉得身后有动静,可是大意也没有管它,等拍了照片,河童走过来我们才发现遭了“三只手”。不过这小偷也蛮好玩,被我们发现,他也不慌不忙,摆弄着我的手机。
那时候为了旅行方便,我们俩都带了诺基亚经典的5210三防手机,不过这手机实在已经不怎么值钱了,小偷看了一会儿,顺手就递还给我,我接着也没有大的反应,装回包包,又继续拍照。

西安鼓楼夜景下的河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