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里坤县郊“哈密地区全民运动会”会场旁边的草原上,又是一晚甜美的睡眠,第二天有些阴,不过丝毫没有减弱运动会的热闹和喜庆,一大早,我们就被运动会场节奏欢快的音乐叫醒。
我们吃过早点,收拾好营地,背着大包也来到会场凑热闹。
刚刚进入会场的时候,有治安人员来查我们的身份证,也许他们就像canaan同学一样对我们蒙面的毛巾感到奇怪吧,完毕,我们继续像头初生的牛犊一样好奇地来回凑。
今天参与运动会开幕式的主要是来自哈密地区各个地方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回族等等少数民族兄弟,汉族比较少,而这次运动会的项目也都以草原牧区风格为主。
哈密地名初见于西辽的哈密力,元代又称合迷里、渴密里等。明代作哈密。维吾尔语称“库木勒”,含义来历尚待考证。也有认为哈密一名源自公元前乌孙族王“昆莫”,“昆莫”居住之地则称为“昆莫勒”,意为“像太阳一样的统治者”。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地跨天山南北。辖1个县级市、1个县、1个自治县,共有5个街道、10个镇、27个乡,59个社区、179个村委会,1个场。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和新疆军区伊吾军马场。雄伟壮阔的东天山横亘于哈密地区中部,极大影响了地区的地形地貌。东天山是一个由几条平行山脉和山间盆地组成的庞大山系,占据了哈密地区绝大部分面积。地形轮廓可概括为四山夹三盆(地)。
有些离巴里坤县城较近的人们,是今天早上才策马或者骑摩托赶来的,加上会场准备,领导讲话,一些表演和剪彩等等,直到接近11点钟,运动会开幕式的精彩表演和预赛才算是正式开始。
也许是沾染了运动会的喜庆,天空也渐渐放蓝,到中午,就已经是晴空万里了。
这是运动会场上的人们,骑马的妇女一会儿也要上场表演。
11点,运动会开幕式终于拉开帷幕。这里看到的开幕式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歌舞表演,开幕式的表演也是以“比赛”来开始的,第一场,是“马球比赛”,不过不像电视上看到的马球,他们抢的是一朵朵大红花,场面混乱^_^摩凝有点看不太懂。
第二场,是“抢羊羔赛马比赛”,这个名字是摩凝杜撰出来的。比赛的两对人马以红黄背心为区别,类似玩美式足球(橄榄球)一样,同队的人相互配合,与对敌一对争夺一只绵羊,直到把绵羊送到指定的地点,就算胜利。
上图黄队中有两人正传递绵羊。这是考验马术比赛,骑手们策马从马鞍上翻下来地上捡羊,一个不小心就要“马失前蹄”,又要防止别人来抢,又要考研团队配合,整个比赛过程惊险万分。
赛骆驼,跟赛马差不多啦,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高大的骆驼一改往日在沙漠里慢吞吞的样子,奔腾起来也是沙尘滚滚,遮天蔽日的。
正式的比赛要延续几天,我们不想耽搁太多时间,看过开幕式,我们就准备离开巴里坤了。回去县城,经过的这堵巴里坤县城的老城墙,如今用“残垣败瓦”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巴里坤汽车站买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班车,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就跑去邮局买明信片,在这当儿,傻娟竟坐在邮局的椅子上就瞌着了——这两天的行程,把我们这位柔弱的MM累坏了。
到下午四点多,班车终于开出,一路依旧是高山草甸与松林的交错,景色不错。